亚洲基建需求庞大抗华难单靠安全牌

  

    图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熊猫时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在访亚之行中首以「印太」取代「亚太」,但在美国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及屡强调「美国优先」下,特朗普的「印太」并未能令盟友放心。美国若将贸易跟安全分开,难以满足盟友,也难以抗衡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最终要调整策略应对。

  「一带一路」近期受到不少西方舆论非议,《纽约时报》等不时报道中国投资令一些国家债台高筑,而且招标程序欠透明等,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亦质疑中国试图扩充影响力。不过亚洲国家需要基建却是不争事实。亚洲开发银行(ADB)去年估计,亚洲2030年前每年需要1.7万亿美元投资基建以支持经济增长。中国的投资自然受欢迎。例如印尼便期望中国的投资能协助该万岛之国增加互联互通。印尼同时亦跟日本和印度商议合作,该国今年5月更提出印太合作概念。印尼外长蕾特诺(Retno
Marsudi)
当时解释,该概念建基的原则是「开放、透明、包容、促进对话、合作及友谊,以及坚持国际法」,并同时强调,要将亚太区成熟的投资跟印度洋的投资连接起来。

  印尼倡印太望吸亚太投资

  澳洲传媒今年2月已援引匿名美国高官称,美国、澳洲、日本、印度正研究共推地区基建计划,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另外选项」,当时日澳官员已承认有讨论合作。首先提出「印太」的日本,除希望安全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及投资亦是一大考虑。在这情况下,美国在推动「印太战略」时,无法不回应地区对基建投资的需求。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