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不到三个月,各党领袖纷纷现身,为己方阵营拉票。就连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也一反总统退休后避谈政治的传统,在家乡猛轰特朗普「伤害民主制度」。但在美国政治撕裂前所未有的今天,「破坏民主制度」的又哪只是特朗普一人?
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前总统奥巴马正声色俱厉地批判特朗普:「他正利用政客多年来被煽动的不满情绪,利用怨恨来挑选他的政策议程和统治国家的方式。」奥巴马此番言论,配合近来纽约时报的「匿名政府高官爆料」,以及「水门记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揭露白宫内幕」的新书,似乎格外应景。
无可否认,批评和接连不断的爆料令特朗普陷入又一次「舆论风暴」。在许多人眼中,他是个冲动冒进的疯子,而反对派和白宫内的「秘密联盟」则是拯救国家的英雄。然而,如果相关爆料属实,后者的行为也同民主精神不符。
按照责任政治的原则,特朗普的权力由全美民众授予,而旗下幕僚的权力则来自于特朗普。伍德沃德的书中曾提及: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曾将一份文件从特朗普桌上取走,以避免他做出「错误的决定」。暂且不论科恩的判断力是否比特朗普优秀,他也应该知道:作为无需担负政治责任的幕僚,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行政政变」。
至于纽约时报的爆料,如果「高层官员」真有其人,对特朗普管治不满。也应该辞职明志,而非以匿名方式攻击自己身在其中的管治团队。而这一过程中,《纽约时报》的作为也引发不少批评。
《纽约时报》表示,只有通过这样匿名刊登的方式,才能达到引起舆论关注的目标。(视觉中国)
作为一家媒体,固然可以匿名身份引述爆料者提供的信息和事实。但在匿名信中,却充斥着大量观点性的文字,无形中默许他人妄言而无需负责。就连立场相近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苏利文也批评刊登匿名投书「是怪诞泥淖:除充满新闻伦理争议,还可能会有法律疑虑。」
而奥巴马所处的民主党本身,也逃不开争议。早前参议院召开听证会,审议卡瓦诺(Brett Kavanaugh)的大法官任命案。民主党参议员布克(Cory
Booker)在听证会开始时宣布,将公开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承诺保密后获得的4份共12页的政府文件,并以挑战的口吻要求共和党议员对他「提出检控」。同日,更有大量自由派人士闯入听证会现场叫嚣抗议,更有70人被逮捕。尽管由特朗普任命,卡瓦诺的保守派立场在美国并非极端,更同特朗普立场迥异。
面临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各方势力以攻击对手、制造矛盾的方式挑起选民热情,可算是屡试不爽的战术。事实上,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时便「以此为荣」,更如奥巴马所说,在选后的路易斯维尔事件中包庇极端派,挑动社会对立。
但当特朗普的反对者们也走上相同的道路,令美国社会双方都卷入民粹热情,而无暇思考对错,恐怕更是美国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