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的投資氛圍雖然有利,但經濟卻面臨諸多長期不確定性,使這場多空拉鋸戰一直打個沒完,迄今雖仍是多頭占上風,但如今投資人必須決定,是否繼續秉持「逢跌即買」(BTD)的成功策略,或是以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作為改變策略的起點,轉而相信重大經濟震撼足以拖累全球成長及撼動股市。
2020年伊始,投資人即面對股市短期技術面有利,但經濟基本面疲軟的挑戰。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又使全球經濟的結構疲軟及各國央行工具不足這兩項弱點益發脆弱。
再加上全球貿易緊張糾結未解、氣候變遷衝擊益發明顯,科技震撼、地緣衝突升高,以及人口老化等既有的不確定因素,金融市場更覺得手足無措。
中國的零售、貿易及人員流動都已遭受嚴重干擾,各項經濟活動停擺,出口與內需兩大成長引擎都運轉吃力。大陸經濟動能「驟停」,立即對各新興經濟體造成連鎖衝擊,歐洲景氣也雪上加霜。同時,全球產品與人員的流動都受影響,導致「反全球化」的氣燄更加高張。
現在,股市更可能面臨結構性的破壞,因為股市有可能跌到足以大幅扭轉投資人信心的水準。過去投資人都深信,各國央行有意願、有能力壓制市場動盪,並拉升資產價格,因此一直採取「逢跌即買」、「良機莫失」的操作策略,認為多頭行情會是不散的筵席。
時至今日,股市多年來迭創新高、經濟卻欲振乏力的鴻溝已不斷擴大,逐漸演變到難以為繼的程度,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愈來愈接近「T字路口」(T-junction,註:為面臨選擇要向左還是向右的關鍵關頭);接下來將怎麼走,端賴各國官員如何因應。一邊是走向經濟衰退、金融動盪及政局益發複雜;另一邊則是走向表裡如一的成長過程,資產價格上升有序,並為更具建設性的政局鋪路。
若投資人仍堅持「逢跌即買」,也應挑選財務穩健的高品質個股,避免轉向相對便宜的國外資產,因為這類資產在面對全球經濟疲軟時,將更不具抗跌性。其他投資人則應考慮,這波疫情帶來的震撼至少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足以破壞股市多年來的多頭氛圍。
基於市場還沒充分反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負面經濟效應,投資人更該立即檢視投資組合的弱點,包括個股品質以及流動性等風險。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編譯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