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強迫勞動 疆棉紡業:工作薪酬受保護 稱經SLCP審核符標準

【熊猫时报讯】英國「維吾爾特別法庭」在今日至7日舉行第一次涉疆聽證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昨再在北京舉行記者會,會上有新疆工人在現場或通過影片講述就業情况,新疆有色金屬和棉紡行業協會負責人也稱,員工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企業就業,工作和薪酬亦受勞動法保護,反駁西方關於新疆強迫勞動的指控。

光伏產業高度自動化

繼2019年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以「強迫勞動」為由,要求成員企業停止使用新疆棉後,2021年年初,國際太陽能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宣佈組織「反強迫勞動」聯盟,制裁中國新疆光伏產業。對此,新疆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秘書長潘存翔在記者會上表示,新疆用於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矽企業已達國際一流水平,高度自動化和數碼化,企業也恪守商業道德準則,根本不存在強迫勞動等問題。他表示,中國光伏產業並非服務於某一國市場,而是全球市場。若要「滅絕」新疆光伏產業,要問問中國的光伏產業和全世界的光伏市場是否答應。

新疆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清江亦表示,被以強迫勞動為籍口打壓的新疆紡織企業,均嚴格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員工通過現場招聘會、網絡招聘、親友推薦等方式自願進入企業。勞動報酬亦按勞分配,且不論民族與性別。企業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清真餐食,以及免費食宿或食宿補貼、免費班車、夫妻公寓等。每逢元旦、春節、古爾邦節(宰牲節)、肉孜節(開齋節)等傳統節日,都會舉辦慶祝活動。

工人稱滿意待遇

斥打人權旗號侵勞動權

劉清江說,新疆紡織行業致力於保護各族勞動者權益。他特別提到被西方指摘有「強迫勞動」的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稱公司2019年由國際品牌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推動的「社會勞工整合項目」(SLCP)審核,準確指數為96.9%,說明該企業在社會和勞工條件方面,高度符合供應鏈下游合作伙伴的標準和要求,不存在強迫勞動。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和美國品牌Skechers,都曾獨立調查新疆業內情况,沒有發現強迫勞動。

華孚色紡員工艾克拜爾.吐魯洪在會上表示,過去他與父親放羊維生,生活困頓;2016年他通過親戚介紹進入公司,此後生活發生根本轉變,不僅在公司迎娶太太,夫婦兩人月收入有逾8000元人民幣(約9693港元)。對於公司的遭遇,他形容為惡意中傷,「他們(西方)打着關心我們維吾爾族人權的旗號,卻幹著侵害我們勞動權益的事情,我們絕不答應!」。

英「維吾爾法庭」今開庭

汪文斌:褻瀆法律

對於「維吾爾特別法庭」今日在倫敦開庭,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維吾爾特別法庭」既不合法,更不可信,只是少數人炮製的又一場反華鬧劇。「這個偽法庭其實跟法律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盜用『法庭』的名號來搞反華的政治和輿論操弄,純粹是對法律的褻瀆」。

【另訊】新疆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批評,西方「一些人」打着人權旗號,惡意炒作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根本目的是剝奪新疆人民合法勞動權利,令他們處於窮困、封閉、落後處境,從而擾亂新疆穩定發展大局,達至「以疆制華」目的。

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熱合滿江.達吾提稱,新疆實施改善就業措施,拓展就業,勞動人數持續增加,民眾獲得穩定工作,生活條件大幅改善,強調在新疆展開勞動力轉移就業,根本原則和前提是充分尊重勞動者個人意願和選擇,沒有強迫任何一個人到任何一個地方和崗位勞動。

徐稱,1930年制定的「強迫勞動公約」第二條第一款,指出「以任何懲罰相威脅,強迫任何人從事的非本人自願的一切勞動或服務」,屬強迫勞動;2014年6月,國際達成共識,將「以獲取勞動力為目的的人口販運」納入強迫勞動的範疇,但新疆企業和員工均不在此定義內。他又稱,在內地轉移就業(出疆打工)的新疆勞動者人均年薪約4萬元人民幣(約4.9萬港元),與當地城鎮居民收入相當;留疆轉移就業勞動者人均年薪約3萬元(約3.6萬港元),高於務農收入。

(明报)

圖- 新疆自治區政府昨在京舉行涉疆記者會,反駁西方指摘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情况。(鄭海龍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