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政局】在派出軍艦展開印太之旅這天,德國外交部發表題為「落實印太地區的政策指引:驅逐艦『巴伐利亞』號啟航」的聲明,反映這次行動對德國版印太戰略的重要意義。然而,這項超乎戰後德國常規的軍事行動,在政府內部不乏爭議聲音,最終「巴伐利亞」號的路線經重新調整,以跟同在印太海域的英法海軍錯開。
德國政府去年9月正式通過《印太區指引》,外長馬斯稱柏林目標是加強跟印太地區的關係,希望協助塑造未來的國際秩序,「令其以規則和國際合作為基礎,而非強者法則」。
默克爾初反對 避台海後妥協
如何具體落實指引,仍考驗默克爾政府內部合作。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5月發表分析文章指出,德國今次派出軍艦前往印太海域,是由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2019年上任後即提出,總理默克爾最初反對,最終在路線避開台海的條件下妥協,但執政聯盟的伙伴政黨、執掌外交部的社民黨力阻,該黨國會領袖穆策內希公開抨擊這建議,甚至將之跟代表威瑪德國殖民擴張的「太陽下一席之地」政策主張(語出自1897年時任外長馮‧比洛)相提並論。按原定計劃,德國去年會派出「漢堡」號驅逐艦,但因新冠疫情叫停,今年3月宣布改為8月起派出「巴伐利亞」號展開為期半年的印太任務。
這意味德國軍艦行程原先有機會跟其他歐洲國家的部署交疊——法國海軍春季先跟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即「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聯合軍演,後再首度參與日本境內的軍演;英國則派出航空母艦「伊利沙伯女王」號的戰鬥群(包括一艘荷蘭海軍的驅逐艦)到印太海域,上周末剛經過南海——但最終德國明言其驅逐艦不會進入中國聲索主權範圍的12海里範圍內,又刻意將航程由順時針方向改為逆時針方向,令其不可能跟英國航母戰鬥群共同舉行穿越海域的軍演。德國官員坦言,這是「錯失機會」跟歐美盟友協調行動。有德國學者則批評,柏林心態似是向美、英、法及日本等志同道合的地區伙伴「交差」,而非真正支持威懾中國的戰略。
「德國之聲」報道,指來自外交圈的消息稱過去數周以來,中國外交官一直在試圖勸阻巴伐利亞號的出行計劃。中方表示,德國人應當多考慮商貿,不應參與這類挑釁。
有德國網民質疑此行的意義,認為這種巡航勞民傷財,還暗藏風險,不如開往地中海去救助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