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內地供電緊張,東北三省上月拉閘限電,民生大受影響,亦令部分醫院、交通等一度陷入癱瘓。雖然官方多次保證盡量不拉閘限電,但遼寧省工信廳在上月30日開始至本月11日連續發布多道電力短缺預警和有序用電通知,意味着內地尤其東北的電力短缺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有專業人士接受本報採訪,指電力供應不足是結構性問題,建議當局應加快和增強省間電網共濟,並進行儲能設施建設與相關新技術研發,以平衡電力負荷的問題。
談起上月底東北拉閘限電,在吉林開化妝品店的張小姐十分詫異,「東北已經幾十年沒出現過這樣大規模限電的情况了」。她嘗試透過新聞報道和官方通報,來分析限電是否持續及成因,但最終不得要領。一份9月23日由國家電網東北電力調度中心簽發的東北電網拉閘限電預通知單顯示,全網頻率調整手段已經用盡,輸往山東、華北的電量不具備調減空間。根據相關文件規定,為保證電網安全運行,採取事故拉閘限電。根據這份通知,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當日下午4時30分至晚間9時30分拉閘,限電量合計100萬千瓦。
全國7電網逾半電力短缺
在張小姐眼裏,東北本不缺電,所言並非沒有數據支持。根據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19》系列報告,中國電網7個分區中,華北、華東、華中、西南4個電網的12個省市區域出現電力短缺,而東北、西北電網均有富餘。這種情况,在2019及2020年的中國電業發布的《全國電力供需形勢解析》報告的數據中也未改變。
但網絡流傳的上月底東北電網有序停電預警通知單顯示,9月25及26日全網最大電力缺口771萬千瓦,其中遼寧371萬千瓦、吉林125萬千瓦、黑龍江180萬千瓦、內蒙東部95萬千瓦。與《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19》系列報告中的數據相比,東北電網全網兩段時間的用電需求差值為2321萬千瓦。這不僅與預判形成極大落差,也讓當局疲於應對,民間則一片嘩然。
與東北一同限電的,還有20多個省市。其中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為節電,停止國慶期間的燈光騷。其實電力供應的短缺早在多年前便已顯現。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統計,2018年內地電網分區中,華北電網電力缺口約1000萬千瓦、華東電網缺口約250萬千瓦、華中電網缺口870萬千瓦、西南電網缺口330萬千瓦。而據中電聯電力統計與資料中心2020年電力供需報告顯示,「迎峰度夏期間,湖南、四川等少數電網用電高峰時段採取了有序用電措施;迎峰度冬期間,湖南、江西、廣西以及內蒙古西部電網等少數電網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緊張,採取了有序用電措施」,顯示「有序用電」早已存在。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丹青對本報表示,內地電力供應緊張的基本原因,與用電需求結構中各項產業和居民消費比重的不斷增加有關,認為這種供需矛盾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而供需緊張,並非源於發電裝機量不夠和發電能力不足,而是在用電高峰階段突然增加用電量,使電網不堪重負。但高峰時段可能並不持久,從全年看來,電網更多的時間電力供應還處於過剩狀態。
專家:高峰時段增用電 電網難負荷
李丹青表示,比較目前煤電裝機量與實際發電量,實際發電量只相當於煤電裝機量滿負荷生產電量的1/2左右,「實際上中國的煤電裝機量是明顯過剩的」。綠色和平曾在「中國電力供應安全的經濟分析與保障路徑研究」報告中提及,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電力裝機容量不斷擴大,但「煤電過剩與尖峰電力短缺並存」的電力結構性矛盾始終沒得到解決。報告指出,短時尖峰負荷供應短缺,根源是電力系統結構性問題——基礎電源過多、尖峰資源不足。因此要從電力系統的整體角度出發,改善電力供應結構,在根源上解決電力缺口問題。
「比如說夏天南方因為潮熱,居民或服務行業場所需開空調,冬天北方因寒冷需要電取暖等」。李丹青說,因此政府部門在高峰期會採用「有序用電」的方式來調節。她認為,近年北方多省進行煤改電工程,也加重電力負荷,但目前尚無研究數據支持。
國際貿易氣候影響供電結構
官方分析東北拉閘及多地限電的原因,稱是中國疫後經濟復蘇強勁,要加碼供應全球市場所需產品,導致用電緊張,還有風電受氣候影響而減少;但更深層原因是煤炭價格飛漲,而電費不加的情况下,發電越多虧蝕越多。另外對於能耗雙控政策,有地方政府寧枉勿縱,也導致限電情况出現。對此,李丹青也表認同:「其他省份是有序用電,東北電網調度部門實施『電網事故拉閘限電』,是為了保電網安全的最後一條防線。也因此影響到一些非有序用電的範圍。」
李丹青表示,考慮到現時內地電力供應結構受國際大宗商品和氣候影響頗大、西電東送的跨網共濟不足以滿足電力調峰應對。因此應該進一步加快和增強省間電網共濟,並進行儲能設施建設與相關新技術研發,以平衡電力負荷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