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万亿商机 华北全民皆冰

 

北京取得冬季運動會主辦權後,官方以此打造一系列商機。(資料圖片)

  【熊猫时报讯】北京与河北张家口联办的二○二二年冬季奥运会(简称北京冬奥)「引爆」内地的冰雪商机。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规划文件,宣布大力推动冰雪产业、场地设施的建设工程,期望到二○二○年将冰雪产业总规模催谷到六千亿元(人民币‧下同),并尝试在二○二五年衝破「一万亿大关」。官方除将发展冰雪产业精品、冰雪旅游外,更希望乘机令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未来更会推进部分冰雪运动职业化。

  内地传媒报道,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委上周印发十年期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以及七年期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将从政策支持、教育推广、设施建设、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发改委官员指,当局将实施冰雪产业精品工程、冰雪旅游发展及冰雪运动场地大众化等「冰雪专案」。

  冀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

  其中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提出到二五年内地的冰雪运动基础将更加稳健,普及率大幅提高,竞技实力增强,产业体系更为完备;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将超过五千万人,带动华北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二○年,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六千亿元,到二五年则可达到一万亿元。

  官方还将鼓励创新发展冰雪装备製造业,以全面振兴大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发展为契机,强化东北地区的冰雪装备製造业。而随北京冬奥的举办,内地的冰雪运动相关製造、赛事营运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北京当局目前已提出于二二年达成「1248(见附表)」的冰雪产业目标,希望创造四百亿元产业收入。张家口规划亦表明要「大力推进『环京津健康休閒圈』体育产业发展」。另东北三省的辽宁、吉林及黑龙江亦有不同定位的计划。

  奥委会评审提污染隐忧

  但奥委会评审委员会今年六月初公开评审报告,除肯定北京的主办能力,也提到计划隐忧,除空气污染问题外,更直指申办方低估人造雪所需水量。舆论亦指出,场馆、配套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官方政策对民生的影响性等,冰雪产业发展并非毫无成本。另○八年北京奥运会新建、扩建的廿三座场馆,目前只得水立方、鸟巢等数个场馆「仍有用」,呼吁官方正视当年规划失误的前车之鑑。

  内地冰雪产业布局

  北京:提出2022年达成「1248」目标,即「1张冰球名片,建立2套竞技队伍,创造400亿产业收入,实现800万冰雪人口」。

  河北:张家口市将主办北京冬奥部分雪上项目,并将该市打造成全国冰雪运动、装备製造及人才培训中心。

  辽宁:展开冰雪产业基地建设,主打旅游和体育项目。

  吉林:提出建立可年接待逾100万人次的滑雪度假综合体,到2020年实现冰雪旅游1亿人次。

  黑龙江: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冰雪节及冰雕嘉年华,继续推动冰雪旅游。

模擬滑雪機等運動器材亦是官方有意推動的產業。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