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珍珠港 盘算联手川普抗中国

  

  【熊猫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7日与欧巴马总统一起访夏威夷,悼念珍珠港事件受害者。安倍成为首位悼念日本侵略受害者的首相,但和欧巴马5月访广岛一样,并未表达道歉。安倍此举被公认是「掩盖鹰派意图的鸽派举动」,摆姿态想利用川普「反中国」思维,既深化日美同盟抗衡中国,也向日本国民展现迈向「正常国家」的作为,为日后修宪铺路,这是安倍精确盘算后的政治举动。

  安倍造访日本偷袭的珍珠港,展现和解姿态,具多重战略意图。他既想化解邻国和国内指他是鹰派,想恢复军国主义的质疑,也在为日后修改「和平宪法」营造气氛。日本如能摆脱美国1946年为日本草拟的和平宪法桎梏,成「正常国家」,就有权发展军队、派军赴海外参战,伸张国际影响力,全力和中国竞逐亚洲领导地位。

  川普执政,亚洲形势可能迈入剧变期。川普对中国持强硬立场,可能採纳比欧巴马更积极的遏制中国策略。安倍和川普都想促成自己国家强大,对抗外国竞争。川普视中国为假想敌,安倍亦然,美日两大鹰派领导人如何形塑彼此关系,影响中国对外策略和东亚的未来甚大。

  安倍执政迄今,处处显露根深柢固的日本鹰派优越感,提防中国雄踞亚洲龙头地位。内政、外交和国际结盟都以摆脱日本战败国地位,修宪成正常国家,以便和中国逐鹿。包括:一,刻意讨好并拉拢美国,抗衡中国。欧巴马政府为稳固美日韩战略同盟,近年力促日韩之间化解二战嫌隙,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形成「战略铁三角」,往小看制约北韩,往大看应对中国掘起。日本积极介入,和东盟交往,提供各种经贸选项与中国竞争,愿在南海扮更多角色,甚至加入美军「自由航行」行动,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

  二、讨好南韩,拒绝台海两岸的道歉要求。安倍为化解南韩对慰安妇反弹,一年多前与南韩就慰安妇事件签订协议,日本正式向南韩道歉,并赔偿仍在世的慰安妇800万美元。但对同样受害的中国,包括台湾,安倍政府拒绝道歉,明显与南韩差别待遇,反映日本右翼难解的中国心结。

  三、拉拢台湾,离间两岸关系。蔡英文竞选前访日本,安倍在东京密会蔡;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对冲之鸟岛屿主权态度暧昧,对日本核污染食品敞开大门。台日关系、美日军事联盟「周边有事」是否涵盖台湾,迄今暧昧。

  四、安倍思维和川普契合,等不及川普上任,11月18日即利用赴智利参加APEC领袖峰会机会,在纽约会晤川普,成为首位会见川普的外国领袖。除探询对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立场,主要应在争取川普好感,巩固美日军事同盟。对川普竞选期间主张日韩须负担更多军费,韩日都积极回应。安倍也迎合川普,东京愿分摊更多美国在亚洲的安全责任,增加防卫预算,制衡中国扩张其影响力。中国「辽宁号」舰队日前突破「第一岛链」赴太平洋演训,或许正中安倍下怀。

  五、访珍珠港是安倍政治精算下的举动,既配合欧巴马「告别之旅」,也向国际展示日本负责任态度,能和美国两党政府合作。最终目标是扫除亚洲邻国、美国人和国内对军国主义复活的疑虑,最后通过修改和平宪法。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安倍领导的执政联盟,今年7月改选获参众两院三分之二多数,已有通过修宪案实力,关键在日本民意同意、反对参半。而一旦修宪完成,日本就算走完最后一哩路,全力把实力排名世界第五的自卫队,发展为现代化制式军队,亚洲局势将完全改观。

  川普主张强化核武库,开启军备竞赛,日本或想趁机而起,加上日本早有製造核武能力,如不被遏制,局面将变得凶险複杂。其后果对日本和世界是福是祸,安倍等鹰派并不在乎。安倍也玩两手策略,未必全然在扮对抗中国急先锋,他也亟盼中日关系突破,与习近平峰会化解两国嫌隙,提升中日经济,跻身世界领袖之列,以维持执政地位。只是北京既瞭然于胸,岂容安倍在中美之间两面操作、坐获渔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