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主政贵州时探访贫困户。(资料图片)
【熊猫时报讯】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一如外界预期当选新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正式进入「栗战书时代」。现年68岁的栗战书过去5年担任中办主任,被视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最信任的左右手。分析认为,栗战书在现届政治局中拥有较高的个人威望、执行力以及高层信任,将有助其未来五年推进人大立法改革等重点任务。
中央政治局常委、前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在昨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以2,970票贊成全票当选新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成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未来五年的掌舵人。据官媒央视画面显示,栗战书当选后走向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上届委员长张德江依次握手,寓意交接。其中张德江向栗战书祝贺时,更罕见地深深鞠躬。
现届常委当中最年长
今年将满68岁的栗战书在去年中共十九大上跻身排名第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仅次于习近平和李克强,也是现届常委当中最年长的一位。按照中共分工惯例,由栗战书接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并无悬念,而此次当选也使栗战书成为继乔石之后第二位曾经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又执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官,而乔石曾于1993年当选全国人大委员长。
栗战书过去5年担任有「大内总管」之称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被视为习近平的最信任的左右手。在中办任上,栗战书最大功绩莫过于清除中枢机构内的令计划「遗毒」,在栗战书的整治下,包括中办原副主任王仲田一批官员或落马或离任,重塑中办工作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红色信仰。
被视执掌立法机关最佳人选
基本清除令计划「遗毒」的功绩,外界在十九大前一度盛传传栗战书将接替王岐山的中纪委书记职务,但中纪委书记最终由中组部原部长赵乐际接任。分析认为,栗战书在年龄和资歷方面在现场常委中较为突出,在十九大后高层班子中「老成持重」。在具备自身威望及与习近平渊源的条件下,栗战书是执掌最高国家权力和立法机关最佳人选。
在十九大之前,栗战书以中办主任身份广泛涉足「跨部门」工作,多次介入文宣、党建工作,去年初首次提出「习近平讲话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习思想」理论架构发先声。而十九大后,栗战书进一步涉及立法工作,担任修宪小组副组长,凭籍个人威望和人脉协调党内声音,日前更以修宪小组副组长身份向人大作说明。
虽然全国人大被戏称是「橡皮图章」、「形式机构」,但在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下,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栗战书时代」势将「脱虚向实」。分析认为,栗战书杰出的执行能力有助应对各类问题,一方面可基于个人威望协调各方、各级关係,成为关键「联繫人」;另一方面,高层的信任和个人高执行力则有助推进人大立法改革等任务。
相关新闻:
栗战书出身红色家庭、政治履歷丰富,并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相识多年。据悉,栗战书早年在家乡河北出任无极县委书记时,就与主政邻县正定县的习近平建立友谊。及后,栗战书先后任职陕西、黑龙江和贵州省,十八大前被调入中央办公厅为习近平接班作准备,其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办歷史上地位最显赫的主任。
现年67岁的栗战书出身红色家庭,家中祖父、父亲均为中共老革命。栗战书拥有完整的政治履歷,仕途起步于家乡河北,上世纪80年代初任无极县委书记,与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建立良好关係。习近平不久后调任福建,栗战书则继续在河北歷练,歷任石家庄地委副书记、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等职,1998年离开河北时官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对西安作出前瞻性的规划
栗战书1998年7月从河北调任陕西省委常委,歷任省委组织部部长、西安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在西安任职期间,栗战书对这座古城的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规划,提出了「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创建目标。五年后的2003年底,栗战书转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后接替张左己出任省长,跻身省部级。栗战书2010年8月第三度调职,出任贵州省委书记。
中共十八大前夕,栗战书迎来仕途的转捩点,入京出任正部长级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同年9月接替令计划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在当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栗战书同时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凭藉政治局委员的身份,栗战书也成为中办歷史上地位最显赫的主任。
栗战书不但是现任七常委中最年长的「老大哥」,身高超过1.8米也是当中最高大的,其声音响亮、笑容敦厚,予人的印象是道地的北方人。栗战书长期在北方工作,早年接受官媒访问时自称「三北幹部」(河北、西北、东北),指自己欣赏「三北」人的品质,也兼具「三北」人的性情。
曾要求严厉打击粮贩子
央视「名嘴」崔永元2008年专访时任黑龙江省长的栗战书时,栗战书自豪地自称「三北幹部」,指自己先后在华北、西北、东北工作过,这些地方都不是发达地区,但他引以为豪。他如数家珍地说,河北有燕赵侠义之情,陕西有三秦豪爽之风,东北多属移民后代,古道热肠、宽厚包容。自己久居三地欣赏「三北」人的品质,也兼具「三北」人性情。
虽然身居高位,但栗战书始终察民生、恤民情,在上任黑龙江省长之初就宣示不整人、不耍滑、不偷懒「三不」准则。在2009年黑龙江「两会」上,一位代表反映,农民卖粮难。栗战书立刻掏出手机召集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和粮食部门负责人提出解决办法。当听说农村还有很多粮贩子压价收粮、损害农民利益时,栗战书很生气,要求严厉打击粮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