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北京时间3月22日至28日,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前往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大陆的深圳、厦门访问,引起两岸和港澳媒体广泛关注。其中,韩国瑜在香港、澳门还与当地中联办主任会面,创下台湾县市首长会晤中联办负责人的首例。
不过,港台媒体在聚焦此事政治意义的同时,也都注意到澳门中联办官方网站的一则报道。该报道的繁体字版本将韩国瑜称为“南韩瑜”,引起不少港台媒体的嘲讽和批评。澳门中联办官网应该没有刻意丑化韩国瑜的意思,而是编辑人员在将简体字稿件转化成繁体字时没有注意到字库自动调整词汇的问题,因为在许多文字系统中,简繁体转换时会自动将一些大陆常用语转化成港台常用语,例如“韩国”会改成“南韩”,“文件”会改成“档”。
虽然没有主观的恶意,但也充分说明,从事对外宣传的编辑人员没有基本的审核观念,因为即便不了解不同词汇的自动转换问题,后续也可以通过审核发现问题,而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就说明完全没有人在做最后的文字把关。
类似港澳中联办官网这种面向港澳和海外人士的网站都能频繁出现这种常识性错误,那么许多中国其他官方网站的问题就更是不胜枚举。查阅中国国防部官网的新闻,北京时间3月28日刊载的一篇《海军成立70周年将举行国际舰队检阅等活动》的文章,其繁体字版中就提到“他们的业绩必将彪炳韆鞦”,其中应是“千秋”转换成“韆鞦”之误,事实上,“韆鞦”二字并非常用汉语,而是闽南语和粤语将“秋千”称作“千秋”,并写作“韆鞦”。再检索“韆鞦”就会发现,中国大陆各大官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中国台湾网的繁体字版就曾刊载雄安新区的文章,在标题中就直接写作“为新时代铸就韆鞦之城”,让人不知所云。
从简单的简繁体转换来看,最起码的问题就是态度不够认真,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中国的大外宣工作虽然耗费巨资,却只是重视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和实质,更没有从阅听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真正高质量的文字内容。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确实在加大港澳台和海外读者的宣传力度,并按照这些读者群体的阅听喜好提供内容服务,不仅各大官方网站都设置了繁体字版,而且也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平台设置多语言版本。但是,这些工作也都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将简体中文版新闻进行文字转换和翻译,完全没有注意到当地读者的实际需要和阅听习惯。而简体转繁体时常闹的这些笑话,也经常被港台媒体拿来揶揄,不仅没有发挥宣传中国的效果,反而起到了反效果。无论是外宣的文字小问题,还是传播思维的核心大问题,都值得中国外宣系统反思。
1月,中国官媒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的熊猫系列短视频产品“熊猫社区Pandaful”(题图)。
该产品实现了机器在海量熊猫视频素材中,自动识别熊猫的各种行为姿态,秒级生成妙趣横生的各类熊猫短视频内容。被视为外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