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很难分辨上海居民区的这栋三层小楼到底是证券营业厅还是养老中心。在一楼,满头银髮的大爷大妈聚在一排排嵌入木柜的过时电脑前,有的年迈到背都驼
了。楼上贵宾室的人更多,有的看报,有的玩扑克,还有人剥虾吃。
他们是股民,这是他们在中泰证券曲阳路营业部度过的一个平平常常的上午。中国股市市值高达7.6万亿美元,其中散户交易额佔八成。在MSCI决定从明年开
始将部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后,全球基金经理纷纷进军中国股市,散户即将成为这些专业人士的交易对手。
打从一开始,中国股市就是靠散户推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分别成立于1990和1991年,而第一隻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问世却是10年后。中国监管机构希望通
过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实现股票市场专业化,然而事与愿违。基金界丑闻频发,老鼠仓屡见不鲜,大部分投资者宁可自己选股。这也是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一个原因。荷宝集团(Robeco
Groep NV.)香港部门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缪子美说:「中国散户不会扎实地去做基本面分析,而且有从众心理,一些股票可能迅速蹿红又很快过气。」
儘管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炒股的方式已在全球范围兴起,中国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喜欢在证券公司营业场所交易,哪怕需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佣金。这种习惯加剧了各公司增设网点的地盘争夺战。中国证券业协会资料显示,目前西藏有17家证券经营机构的网点,全国的数量则超过一万家。
中泰证券曲阳路营业部负责人苗珠丽说,该营业点的两万名客户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超过了70%。她说:「他们把这裡当成了第二个家。有时他们只是过来打发时间,并不是要交易。」苗珠丽从事这一行业已有17年。在她刚入行时,散户需要通过递纸条人工下单。不久以后,券商纷纷推出交易终端,但散户从未离开。
美国股市经历过类似的阶段。1950年,由机构运作的公开上市股票只佔股市市值的7%或8%,而过去60年中这一比例稳步上升,2010年已达到67%左右。
每个工作日,55岁的邱杰雯都会从家裡出门,坐40分钟公交去中泰营业网点二楼炒股。她说,这裡最吸引她的是人情味。此外还有免费的茶水和点心。她说:「我喜欢这裡的氛围。他们服务很好。你在这裡赚了钱,还玩得很开心。」她的股票帐户裡大约有300万元人民币(约合43.847万美元)。她要支付的佣金比
例为3%,大约是网上交易佣金的10倍。她根据朋友和证券公司顾问的建议挑选股票,不会劳神去关注像市盈率或每股盈利这类数字。
这对全球基金经理来说喜忧参半。中国A股入选备受关注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意味著将有更多指数基金投资A股,但目前的投资配额依然较低。有些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的业绩要以MSCI指数为基准衡量,这部分管理人也不得不对中国股市予以更多关注。
一些基金经理认为,他们在中国市场反而具备优势。瑞银证券驻上海的中国策略负责人高挺称:「在发达国家市场,很难跑赢基准。」比如美国、欧洲这类由
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专业人士想创造比指数型基金更高的收益并非易事,因为个股的任何新资讯都会迅速影响股价。而中国,「则是追求超额收益的沃土」。更直白地说,专业人士或许能从外行的错误中获利。
当然这只是假设。中国股市的另一个重量级玩家是中国政府,它是许多公司的大股东。如果想在股市裡挣钱,光靠正确判断是不够的,还要看市场最终表现是否与你的判断一致。此外,中国股市波动起来可能相当惊人(参见2015年和2016年初的崩盘),不同投资者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高挺说,2010年到现在,医疗股的回报几乎已超出沪深300指数的三倍。这对右侧交易的基金经理来说是个好消息,而那些不碰医疗股的投资者则可能严重落后大盘。
歌斐资产管理(Gopher Asset
Management,截至去年年底共管理资金人民币1209亿元)公开市场投资负责人郭弘仁表示:「中国股市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机会,外国基金公司需要去充分瞭解,熟悉所有的奇葩点和窍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举个最近的例子: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第二天,深圳上市的四川川大智胜(Wisesoft)飙升6.4%,交易量是三个月平均水平的六倍。究因原因,可能是因为中文「川大智胜」听起来像「川普大获全胜」。A股怪癖处可见一斑。
(彭博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