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俗话说,树大招风。对于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蚂蚁金服来说,要想抵御狂暴的监管劲风,彭蕾需要找个「避风港」。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彭蕾是蚂蚁金服的掌门人。她正就一系列还在发展变化的监管规则与有关部门展开谈判,这些规则涉及支付系统、资金管理和小额贷款等众多领域。
作为中国金融科技界的「巨无霸」,蚂蚁金服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支付宝。但是,2016年12月彭蕾首次接受海外媒体採访时却指出:「支付业务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的那部分才真大。」
对于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而言,蚂蚁金服还是资金管理公司,是放贷人和流动性提供者。它控制著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馀额宝。截至2017年9月,馀额宝拥有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它不仅向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数百万使用者提供消费贷款,还拥有网络银行执照。一旦中国央行开始接受以电子方式进行客户尽职调查的想法,蚂蚁金服就可以吸收家庭存款了。
滚滚财源挡不住。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表示,预计2017年蚂蚁金服的营业利润将超过200亿元,利润率将达到29%。截至最新季度,蚂蚁金服的盈利能力超过中国大部分地区性银行。
此外,蚂蚁金服的收入来源也很多元化,支付业务贡献约一半的收入,消费信贷和保险分销分别贡献20%。
金融科技帝国
蚂蚁金服的收入来自支付业务、消费信贷和保险分销等多种领域
成功自然会引来关注。中国政府一直乐见金融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直到他们成长为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巨头。然后,中国央行或银监会的头头脑脑就会拿出各种规定来打压这些巨头。
艾瑞谘询(iResearch)的资料显示,中国央行正在加大对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预计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将处理人民币200万亿元的交易,其中蚂蚁金服约佔40%,腾讯控股佔30%。
截至2016年底,蚂蚁金服管理的客户託管资金近5000亿元,由此赚取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但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央行要求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须将20%的託管资金交存至指定银行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
如果中国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蚂蚁金服的利息收入可能会降为零。据估计,目前它的利息收入佔公司总收入的17%。
这阵针对小微贷款的最新监管疾风可能会对蚂蚁金服的盈亏底线再次造成沉重打击。阿里系趣店2017年10月大张旗鼓的上市令当局注意到,其「掠夺性」贷款可能会威胁社会和谐。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央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暂停了无指定用途的网络现金贷款。
于是,蚂蚁金服立即向趣店发出通知,要求其平台上的第三方放贷机构的利息和收费不得超过年化24%。
蚂蚁金服自身的贷款业务也受到资产支援证券市场监管收紧的威胁。目前,蚂蚁金服採用的是轻资产模式,将贷款打包出售给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彭博彙编的资料显示,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发行了超过1000亿元的资产支援证券。该公司是蚂蚁金服现金贷款业务借呗的服务提供主体。
新规可能会迫使蚂蚁金服彻底改变轻资产的商业模式。监管机构表示,对于所发贷款已经打包到资产支援证券中的贷款人来说,须持有相应的资本。因此,在重庆获得牌照的借呗发行的资产支援证券规模至多是其总资本(截至2016年仅为38亿元)的2.3倍。2017年12月,蚂蚁金服将借呗的注册资本提升至120亿元。
收紧监管政策会威胁到一个利润丰厚的企业。新闻网站介面的资料显示,今年前9个月,借呗实现营业利润53亿元,销售额69亿元,利润率高达77%。
小贷款,大企业
在发行资产支援证券的助力下,蚂蚁金服的现金贷款业务蒸蒸日上
当然,蚂蚁金服不差钱,可以随时给借呗注入资金,加强它的资产负债表。不过,消费信贷业务的利润也会像支付业务那样逐渐变得不那麽丰厚。
监管风向的变化意味著,蚂蚁金服明年IPO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办人之一,彭蕾与董事长马云显然不是一个路子。后者会在员工面前大跳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舞步,甚至亲自上线主演功夫片。经济学教师出身的彭蕾则说话温文尔雅,为人低调,不愿在媒体面前露脸。
考虑到这位蚂蚁金服董事长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共议前路的高难度任务,这样的性格也好。未来一年,彭蕾谨言慎行的处世之道可能会派上用场。